纽瑞芯ursamajor“大熊座”系列UWB芯片新品再次来袭。
目前,能被用于近距离无线通讯和追踪定位的UWB技术(超宽带技术,Ultra-Wide Band)正在应用端迅速普及。
此次,纽瑞芯面向汽车电子产品的700系列,面向多样化的IoT、智能设备、智能家电领域的600系列,及面向智能手机和VR/AR等智能核心设备的800系列芯片均发布了新品。
▲纽瑞芯600、700、800系列芯片新品
这也意味着该公司继去年9月首次公开未来芯片路线图后,其UWB芯片的产品研发与量产正在沿着这一路线大规模铺开。
UWB技术在抗干扰性、高定位精度等方面的优势正在消费级市场凸显。全球市研机构ABI Research预测,到2026年,支持UWB的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20年的1.43亿台增长到超过13亿台。
各类UWB技术相关标准也在积极推进这一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球UWB标准组织FiRa、全球车联联盟CCC、超宽带联盟UWBA、智慧车联产业生态联盟ICCE等国际国内标准组织正在制定相应标准,使得UWB技术能支持手机和汽车等个人终端之间实现更好的互通互联。
当下,在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VR/AR领域展现出旺盛生命力的UWB技术,正在润物细无声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聚焦三大业务场景 4款新芯片绘制更完善路线图
依托于厘米级定位和低延迟的特性,UWB芯片主要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以及VR/AR等领域。因此,纽瑞芯的UWB芯片业务线也聚焦于此。
纽瑞芯核心产品大熊座系列UWB定位通信系统芯片包括700、600、800三个系列。
其中,面向汽车电子产品的700系列芯片发布了两款芯片,分别是81750及81730,具有数字车钥匙、活体检测、脚踢雷达、高速数传等功能。两款区别在于为了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推出了三天线和单天线设计。
同时,这也是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的全车规UWB芯片,专门为车规设计(Dedicated for Auto)。纽瑞芯相关负责人透露,因为汽车对于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相比于消费电子设备要求更高,因此在产品规划之初,从产品定义到设计、工艺、生产、测试、质量,纽瑞芯都严格按照车规标准进行全方位的开发。
81750及81730目前已经量产,纽瑞芯正在和合作厂商进行开发测试,预计今年下半年通过车规认证。
此次600系列发布的81633已经实现量产,并且是国际第一个AiP (Antenna in Package) UWB芯片产品,即将天线全集成在UWB芯片中,可以为对天线有需求但又缺少研发资源的广大IoT智能设备厂商提供便捷的产品支持,降低厂商的开发难度,大大缩短研发时间,节省设计成本。
纽瑞芯相关负责人说:“UWB天线设计难度大,对实现产品整体性能又有关键性影响。我们在先进封装方面获得的专利,支持了此款新品的天线集成开发,降低了UWB设备产品的研发难度和门槛,同时减少了客户整体产品尺寸,节省了空间。”
面向智能手机和VR/AR等智能核心设备的800系列此次发布了81880,集成了带有高性能ARM CortexTM-M4F处理器的MCU,支持UWB 3D PDoA和AoA算法,可实现高精度全空间定位测距、雷达感知、高速数传等功能。作为高集成、高性能、低功耗的UWB芯片,这一芯片同样已经实现量产。
从市场应用情况来看,UWB芯片在这三大场景的普及程度并不相同。目前而言,UWB芯片在智能汽车上的应用正迎来爆发期。对于智能手机而言,各大智能手机玩家也在尝试这一技术的相关研究,但其真正在手机市场上广泛铺开还需要有一些让终端用户感知度更高的应用场景的推动。
VR/AR设备领域更是如此,近几年来,头部互联网公司入局使得这一市场正在保持高速增长。可以肯定的是,UWB技术的精准定位感知能力与VR/AR设备相结合将能带来更好的玩家体验。在这一场景下,UWB芯片未来能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将拭目以待。
纽瑞芯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汽车电子肯定是目前行业重点关注的UWB芯片应用领域,但从UWB芯片的自有性能优势来看,其未来势必会在各类应用端爆发出无限潜力。
坚持技术创新 芯片性能领先欧美主流产品
纽瑞芯的芯片业务布局,已经覆盖了相当丰富的UWB芯片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场景,并且其核心产品ursamajor大熊座系列UWB定位通信系统芯片还集成了全套底层软硬件解决方案,而能够布局如此广泛的产品体系要得益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护城河。
从大的应用场景来看,UWB技术可以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和垂直工业场景。但相比于消费级市场,UWB技术在煤矿、隧道、电厂、监狱、医院等商用市场的行业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这些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于纽瑞芯专注的消费级市场应用并没有直接的帮助,因为不同场景下对于UWB芯片的应用需求千差万别,这是从0到1的过程。
因此,在创立之初,纽瑞芯就始终坚持正向全自研技术路线,从需求出发,从应用端出发来进行探索。纽瑞芯在整个芯片设计过程中坚持“系统算法先行”,通过完整的系统设计和深度算法开发,结合市场需求指导芯片硬件设计和优化的方向。
纽瑞芯相关负责人谈道,他们从头到尾都聚焦于UWB芯片可以在哪些场景下有效应用这个简单直接也更为关键的话题。纽瑞芯从最基础的底层架构开始,进行UWB芯片的正向研发,一步步实现其性能的提升与技术上的领先性。
基于此,其芯片产品也能真正聚焦于不同业务场景的细分需求,真正释放UWB芯片在这些场景的性能及优势。在测距指标上,纽瑞芯UWB芯片可以实现1厘米的测距精度,100米以上测距范围,而欧美主流芯片为3-10厘米测距精度、30-50米的测距范围。纽瑞芯CEO陈振骐称,这样的测距能力可以实现大场景、精度更高的测距定位的相关应用。在提供更大的范围覆盖的基础上,客户还能减少UWB基站的部署。
在测角性能上,欧美主流芯片,在正方向上可以实现3-5度的测量精度,纽瑞芯的测角精度可以达到1度。而在全空间的方向角测量时,欧美主流芯片只能实现±60-70度的测角范围,而纽瑞芯的范围可以达到在±90度范围内实现稳定测角。
不仅如此,纽瑞芯还在高灵敏雷达感知、数据传输上针对于UWB芯片的应用场景进行了相应优化,纽瑞芯设计的UWB芯片是世界上第一款符合IEEE802.15.4ab协议124.8Mbps高速数传要求的芯片。
可以看出,纽瑞芯UWB芯片相比欧美主流芯片,在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超越性提升。
除了好用外,易用、能用也是UWB芯片在消费端市场真正普及的关键。纽瑞芯芯片均符合各类UWB协议标准、国家标准,包括IEEE802.15.4-2020、802.15.4z,FiRa协议及CCC等,其支持全协议兼容的特性,能实现和市面上UWB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操作。
UWB芯片并不是独立的单一个体,它需要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因此,UWB芯片如何应用更为重要,而纽瑞芯坚持正向全自研的道路,赋予了其充分的灵活性,能够面向不同细分场景充分释放UWB芯片的性能。
UWB芯片应用爆发进行时 人才+供应链体系优势凸显
技术先行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一家公司快速成长的全部要素,还需要其在核心人才、供应链资源、产研结合的全流程加持。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纽瑞芯的员工占比比例变化。纽瑞芯相关负责人透露:“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研发人员一年半前占到九成以上。”随着业务体系的完善、产品的量产,该公司的市场、运营等功能有了完善的配套,但目前其研发人员占比仍可达70%以上。
核心人才对于芯片研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纽瑞芯的研发团队覆盖了芯片设计、验证、封装、测试等全流程交付周期的人才,使得其能保证芯片在性能上的优势又能实现更高的产出。并且,依托于纽瑞芯对于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其研发人员都是知名高校毕业,具有丰富的研发技术积累。
在供应链层面,对于芯片企业而言,前一两年的产能稀缺已经成为共识,而初创企业的处境也更为艰难,因为没有大规模的订单所以只能慢慢排队。但如果创企没有稳定的供应链,且芯片生产过程较为被动的话,往往会影响其客户的考量。
因此,为了拥有良好稳定的供应链关系,纽瑞芯在关键供应链节点实现多样化,降低风险。纽瑞芯相关负责人透露,这其实还是与他们在技术上的领先性息息相关,因为“供应商看到了我们的技术优势,因此在对接过程中的交流碰撞,能够使得双方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实现双赢”。
当下,UWB行业已迎来爆发,技术创新优势、核心人才装备、供应链完善也正是UWB芯片创企立足于这一市场的杀手锏。总结来看,一切因素的形成都离不开纽瑞芯在UWB芯片行业的探索以及对其的深刻理解,纽瑞芯的研发思路一直围绕着从需求出发,从应用端出发,去打造能真正落地到行业应用的产品。
基于此,纽瑞芯的未来芯片路线图仍将继续完善、扩大,并依托其核心优势将这一路线图变为实实在在的芯片产品和业务布局,在UWB芯片这把火烧的越来越旺的当下,抢占先机。
结语:创企建起技术护城河 全自研路线蓄势待发
一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总是与其应用所带来的价值成正比的,即便UWB芯片应用目前而言并没有蓝牙广泛、普及,但如今智能汽车、智能手机的应用落地已经凸显出其潜力。且各类技术的融合才能将技术的潜力更大程度发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纽瑞芯作为一家扎根于UWB芯片行业的国内创企,秉持科技创新理念,通过正向全自研,实现了优势功能和性能全面赶超国际竞品,为客户应用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在UWB芯片行业闯出一片天地。
下一步,UWB芯片将如何进一步与硬件设备相集成,并迸发出怎样的应用创新,我们翘首以待,期待UWB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点滴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再一次激发消费电子产业活力!
-
UWB
+关注
关注
29文章
730浏览量
59005 -
智能家居
+关注
关注
1838文章
8149浏览量
175540 -
AR设备
+关注
关注
0文章
14浏览量
605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建议收藏】主要UWB芯片原厂Top23!(内含方案)
东方创科天启教育M1开发板电路原理图资料
塔尔建筑机械设备展/卡塔尔砖瓦展/卡塔尔天花板展
LED天花灯的趋势发展
明装面板灯与暗装面板灯区别
筒灯的基本介绍
“血肉横飞”的隐形战场——仪器企业创新排行榜TOP10!
“血肉横飞”的隐形战场——仪器企业创新排行榜TOP10!
蓝牙音箱可以用我们的常用开关电源芯片—TB5806
武汉柠檬树装修公司介绍吊顶装修的优点主要是有哪些
蓝牙音箱小功率开关电源芯片
UWB超宽带定位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
4款专用型生物质固体颗粒大卡热值检测仪新品推荐?
UWB主动定位系统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实践
宜家与Sonos联合打造智能音箱
UWB定位芯片发布,打破国外垄断
两款可反向安装的LED包括两种颜色
筒灯有什么分类?
UWB超宽带定位系统及行业前景全面介绍
惠海H5112磁吸灯导轨灯,轨道灯,天花板射灯,导轨射灯IC
影响UWB定位精度的原因分析
UWB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请问UWB定位的性价比如何衡量?
用UWB进行室内定位有哪些缺点
细数UWB定位技术的5个优势
UWB室内定位系统应用
UWB技术前沿
【动能世纪】基于UWB技术的DW1000芯片
UWB定位市场前景如何?
uwb定位技术为什么会受到各行业的青睐?
UWB Node是什么?有何功能
华为遭遇天花板:利润下滑是转型必须代价
视频发力 第三条曲线有望突破天花板
Molex 将 Transcend® 引入 Cisco® 数字化天花板
AI芯片创企Graphcore未来将叫板英特尔
华为荣耀:碰到互联网手机3000元天花板!是突围?还是受困?
中国彩电市场销量远远不够?我们的市场还远远没有到消费的天花板
分离英特尔后,McAfee首次收购云安全创企Skyhigh Networks,融资后估值约4亿美元
特斯拉为什么要自行研发自动驾驶芯片?
英特尔专用AI芯片憋了三年半终于要放大招了
这家超市消费大增,秘诀是这些蓝牙吊灯
SmartSense零售系统:支持RFID的天花板传感器,能减少损失并促进销售
为什么程序员有天花板
各大品牌积极抢占新赛道 空调业亟须突破“天花板”
电子工程师遭遇“卡脖子 三十岁触碰天花板
亚马逊收购科技创企INLT,帮助商家管理跨境贸易成本
iPhone 11系列手机中加入U1芯片,与UWB技术有何关系
彩电业突破内需天花板 行业压力剧增
LG推出UHD OLED大屏幕,不用时可卷起到天花板
LG推出了一款能卷到天花板上的UHD OLED大屏幕
无人机未来的应用前景
美企开发内置UVC LED空气消毒系统,将应用于美国课堂
LED屏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成为行业巨头
新能源车企在科创板 “零” 的记录,或将由恒大打破
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到了天花板?
家电三巨头业绩高增长不再,传统家电迎天花板均向智能化转型
打破人工智能的认知天花板

机器人企业究竟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突破行业市值天花板?
华为全新 matepad pro打开了平板的天花板
小米公司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2cm闪缝是行业天花板?卡萨帝:0闪缝才是天花板
QD-Mini LED新品发布:打造新一代音画天花板
DXO排名第一 荣耀Magic4系列上探影像天花板

TCL X11怎么样:被誉为画质天花板的智慧屏

ASML斥资11亿欧元研发芯片技术光子芯片 国内芯片代工发展步伐加快
AIoT行业SoC天花板,RK3588瑞芯微旗舰芯片开发板发布!

禾赛科技128线超高清激光雷达助力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首发
Redmi Note 11T Pro怎么样?中端机的性能天花板?同价位段首选?

基于WS2812B定制的天花板屏幕

余承东称将发布捅破天的新技术
余承东称将发布捅破天的新技术 华为回应将发天”技术
沐创新品速递,业内首款国产光口千兆芯片实力详解

中兴推出新品AX5400 Pro+ 冲破千兆天花板

一用难回 vivo折叠屏旗舰天花板X Fold+持续热销

被称为车机“天花板”,华为鸿蒙系统在智能座舱领域如何布局?
UWB技术“出圈”!国产UWB厂商新品连发,汽车、穿戴等领域成为新机遇
【机器视觉】欢创播报 | 石头科技H1新品正式发布

市面主流UWB芯片一览
谁会是2023年画质天花板?TCL X11G电视来了
画质一骑绝尘!TCL发布2023年画质天花板电视X11G
沐创新品速递!业内首款国产光口千兆芯片实力详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