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睿思芯科基于RISC-V架构开发AI芯片

我快闭嘴 来源:36kr网 作者:汝晴 子月 2021-01-08 16:41 次阅读

芯片安全、自主可控备受国人关注的当下,一个完全开源,没有专利授权限制的指令集架构RISC-V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创业公司将目光投向RISC-V芯片的设计和开发,以期在物联网AI等新兴市场取得突破性发展。

36氪近期接触到的「睿思芯科」就是一家提供RISC-V开源生态对应领域高端核心处理器解决方案的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深圳,在全球有美国硅谷、深圳、成都等多个办公室。公司基于RISC-V指令集,自主研发了超低功耗边缘AI芯片SoC、AI芯片IP核以及相关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睿思芯科是RISC-V国际开源实验室的重点合作企业之一,该实验室由RISC-V奠基人David Patterson创立,聚焦RISC-V开源指令集CPU生态领域研究。

据介绍,睿思芯科的产品主要针对AIoT的应用场景需求,IP核为超低功耗AI处理器IP核,SoC包括超低功耗32位MCU和高能效64位多核异构AI处理器。

其中,超低功耗AI处理器IP核包含独立设计的1个32位RISC-V内核「RV32IMFC」和AI向量加速核,主要面向AIoT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低功耗终端智能设备应用场景,比如TWS蓝牙耳机、智能音频眼镜等。性能方面,该内核在神经网络AI加速和音频算法处理方面的表现,与当下主流的高端音频DSP数字信号处理)相比有竞争力。自主设计的RISC-V CPU,在通用CPU性能基准测试中,对比几款不同的主流RISC-V开源芯片,性能普遍超出50%以上。

在SoC方面,睿思芯科已经发布了单核32位MCU「Pygmy-E」和64位多核异构AI芯片「Pygmy」,分别针对高效、低耗能的IoT场景,比如家电互联、电池供电等和高能效的AI场景,如智能音箱、袖珍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

如今,睿思芯科也已经与多家行业大客户合作并开始进行芯片的场景落地。“落地于主流产品对于芯片自身的打磨和提升也非常有利。”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谭章熹说,“睿思芯科专注于做‘高端’RISC-V,即在特定场景中功效比低,能效高的芯片。我们的逻辑是用RISC-V做Arm做不了的事情,而不是当Arm的廉价替代品。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与大客户合作就十分必要。”

而之所以能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得益于睿思芯科的核心竞争力:

芯片研发无底层技术限制。睿思芯科创始团队来自于UC Berkeley RISC-V 原创项目组,谭章熹师从最早提出RISC的David Patterson教授。RISC-V指令集架构完全开放,使用者可以随意使用RISC-V的代码而无需支付授权费用;也可以在原代码上自由修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完全自主可控。在CPU系统架构,也由睿思芯科自主研发,在低功耗方面进行了优化。

兼顾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睿思芯科不仅自主设计芯片,同时在芯片算法上也有研究,在指令集架构和微架构上结合AIoT场景及算法进行设计,通过软硬件一体化的向量指令集对AI/DSP算法进行硬件加速,执行性能和效率更高。除了能够对神经网络AI算法进行加速,还能对传统的音频、图像等算法进行加速,单芯片方案即可满足多场景应用,可以节省硬件和开发成本。

拥有完善的开发工具平台,可满足用户定制化需求。睿思芯科拥有端到端的工具平台,支持指令定制化,通过向量自动化的工具链、友好的集成开发环境、端侧AI框架支持等,提供更高性能、更低功耗的边缘端芯片产品,能够节省大量手工优化时间,帮助用户降低运营、维护和更新成本。

同时,基于RISC-V开源标准,睿思芯科预留了自定义指令集,CPU设计方案高度可定制化,能够基于应用场景进行指令集层面的优化。同时,在AI应用方面,睿思芯科产品内置的向量加速指令搭配自动向量化的工具链以及AI框架,可以实现不同AI算法在ASIC硬件中的无缝适配,加速产品面世时间。

谭章熹表示,客户在选择芯片厂商时,看重的不仅是目前其产品的性能水平,还包括是否能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迭代、未来是否还能实现增长和拓展。

“芯片IP内核以及微架构研发的技术含量极高,行业中拥有芯片研发能力的研究团队和企业并不多。目前,移动端CPU架构几乎都属于Arm,但由于Arm指令集的封闭生态,企业想要深度优化,只能购买Arm独家的架构授权。而有能力购买Arm架构授权的高端客户,全球也不过十数家。”谭章熹告诉36氪,“但基于RISC-V指令集的开源生态,睿思芯科根据应用场景或是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进行指令集级别的深度优化,实现技术上不断迭代。”

而在市场增长上,谭章熹认为未来市场的增量不一定都是在新兴市场上,在原有市场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提高,以及对同一产品,或者说同一场景,更高、更个性化的需求都能带来市场的增长。比如耳机,此前就被认为是功能非常简单的传统电子设备,如今内置了CPU,增加了更多传感器,迭代周期开始大幅缩短,又有了新的市场爆发。

“RISC-V架构下,企业无需支付高额的架构授权费用,就可以进行定制优化,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在这种情况下,更多企业,会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专属优化需求。随着定制化需求的增加,将会产生与Arm时代不同的高端IP定制需求市场。”谭章熹说。

未来,睿思芯科计划进一步引进处理器设计、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等方面的人才,开拓中国本土市场。

团队方面,睿思芯科创始团队来自于UC Berkeley RISC-V 原创项目组。睿思芯科创始人兼CEO谭章熹,师从图灵奖得主David Patterson (大卫·帕特森教授最早提出了“精简指令集”RISC体系),是清华-伯克利深圳研究院兼职教授,在闪存和硬件加速器领域拥有20多项专利;睿思芯科副总裁王卫,曾在Juniper Networks、Bay Networks任职。团队成员多数拥有世界知名高校硕博背景和顶级半导体企业多年专业经验。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7

    文章

    16655

    浏览量

    219875
  • 芯片
    +关注

    关注

    436

    文章

    43846

    浏览量

    403361
  • AI
    AI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23879

    浏览量

    261008
  • RISC-V
    +关注

    关注

    38

    文章

    1529

    浏览量

    4400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RISC-V强势崛起为芯片架构第三极

    RISC-V产业链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86、ARM之外的芯片架构第三极,RISC-V正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强势崛起。
    发表于 08-30 13:53

    科普RISC-V生态架构(认识RISC-V)

    RISC-V指令集正式因为伯克利大学想开发一款CPU时,要么是一些老旧的架构,要么收费昂贵,芯片设计领域亟需一个开源的指令集。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说要有空气,就有了空气,神说要有好的开源指令集,于是就
    发表于 08-02 11:50

    仅用7个月就设计出了一款基于RISC-V指令集的AI芯片

    RISC-V指令集,使用台积电28nm工艺,采用多核异构架构,其中CPU架构基于RISC-V指令集设计而成,并针对多种AI应用进行了
    发表于 08-02 11:59

    科技推出了针对RISC-V平台的AI部署工具包(tinyAI SDK)

    AI性能不理想等痛点问题。这使得端侧RISC-V在AIoT上的部署一度面临困境。千科技本次推出的tinyAI SDK,基于来科技的UX600开发板,成功搭载了基于端侧RISC-V内核进行
    发表于 11-21 10:08

    RISC-V架构芯片的相关资料分享

    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最大的IC设计公司,中科蓝讯将在2020 RT-Thread 开发者大会上首度面向通用市场发布其自主RISC-V内核32位MCU芯片——蓝讯骄龙AB32...
    发表于 11-11 09:09

    4款玄铁RISC-V芯片亮相

    RISC-V系列核的芯片集体亮相。在首届“滴水湖中国RISC-V产业论坛”上,10款芯片集中发布,其中博流智能、爱普特、晶视智能、凌微等公司共发布4款基于平头哥玄铁
    发表于 03-08 08:16

    国产 RISC-V架构内核MCU 厂商 大盘点(三)

    Pygmy-EPygmy-E是面向IOT的超低功耗32位SoC,内含独立设计的ORV32 RISC-V内核,实现了RV32IMC标准
    发表于 03-28 11:31

    RISC-V架构

    RISC-V现在的讨论热度很高,但是整个生态实际仍在建设初期,实践过程中在底层架构上还存在bug需要解决。此外,RISC-V架构的各类IP核还在不断扩充,目前的覆盖场景有限,所需要的基础
    发表于 04-03 15:29

    我所知道的RISC-V在中国的发展

    来、赛昉及等本土企业提供IP、编译器、工具链等产品。设计环节包括海、瑞微、兆易创新等众多企业,应用涵盖MCU、边缘计算芯片等领域,中国RISC-V产业联盟目前也有了超过
    发表于 04-14 22:22

    RISC-V,正在摆脱低端

    开发了面向数据中心的多核 RISC-V芯片Veyron V1;以及MIPS公司宣称放弃自研架构而押注RISC-V,目前MIPS正在利用其经过硅
    发表于 05-30 14:11

    推出基于RISC-V的64位可编程终端AI芯片

    RISC-V技术公司已于近期推出基于RISC-V的64位可编程终端AI芯片——Pygmy。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6:52 4424次阅读

    新推出基于RISC-V的64位可编程芯片

    RISC-V技术公司已于近期推出基于RISC-V的64位可编程终端AI芯片——Pygmy。
    发表于 01-08 15:40 2393次阅读

    对话创始人:RISC-V会成为国产“”希望吗

    RISC-V会成为国产“”希望吗?2020年黑天鹅事件接踵而至,但RISC-V创企并没受太多影响,相反,创始人谭章熹对这一年的进展很满意,芯片也在年底顺利量产。 距离RISC-V诞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5:12 2222次阅读

    发布最新RISC-V架构AI/视频DSP IP—RiVAI V+

    V+。 产品发布现场 RiVAI V+ RiVAI V+ 采用64位RISC-V架构,延续了V系列产品在单芯片上集成超标量单元与向量单元的
    发表于 07-20 19:10 872次阅读

    助力开院“香山”项目!亮相RISC-V中国峰会

    RISC-V中国峰会在2023年8月23日至25日的第三届RISC-V中国峰会上,(S2C)展示了关于RISC-V架构分析,系统整合与规范符合性测试,以及提供软件性能评估等多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08:25 269次阅读
    助力开<b>芯</b>院“香山”项目!<b>思</b>尔<b>芯</b>亮相<b>RISC-V</b>中国峰会